著作權的保護期限
著作權的保護有一定的期限。大多數國家都規定著作權的期限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若干年,但具體保護期限長短不一。多數國家著作權法規定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。對去世后若干年的規定差別也很大,如前蘇聯為25年,西歐許多國家為70年,巴拿馬為80年,大多數國家為50年。對不同類型的作品,保護期也不同。如對錄音、錄像、攝影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,大多數國家一般都規定了較文字作品短。作品的保護期屆滿,作品的財產權以及人身權中的發表權進入公有領域。
著作權的保護期因區分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而有所不同。我國《著作權法》規定,著作人身權中的署名權、修改權、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。著作人身權與普通民事權利中的人身權不同。普通人身權以自然人或法人的存續為前提,每個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內容相同。著作人身權不是每個自然人或法人都享有,它是基于作品的創作而產生,只有創作作品的人才能享有著作人身權。著作權人去世后,其著作人身權由繼承人負責加以保護。
著作權法一方面保護著作權人的權利,另一方面也起到保護文學、藝術、科學作品傳播的作用。如果只強調作者對作品使用權的永久性地獨占,則不利于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播。所以我國《著作權法》第二十一條規定,公民的作品,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,截止于作者死亡第50年的12月31日;如果是合作作品,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。
著作權的保護期因區分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而有所不同。我國《著作權法》規定,著作人身權中的署名權、修改權、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。著作人身權與普通民事權利中的人身權不同。普通人身權以自然人或法人的存續為前提,每個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內容相同。著作人身權不是每個自然人或法人都享有,它是基于作品的創作而產生,只有創作作品的人才能享有著作人身權。著作權人去世后,其著作人身權由繼承人負責加以保護。
著作權法一方面保護著作權人的權利,另一方面也起到保護文學、藝術、科學作品傳播的作用。如果只強調作者對作品使用權的永久性地獨占,則不利于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播。所以我國《著作權法》第二十一條規定,公民的作品,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,截止于作者死亡第50年的12月31日;如果是合作作品,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。
相關閱讀